茶言茶语丨茶叶放得越久越好?还是看包装上的保质期?
发布时间:

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,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,饮茶文化源远流长。而且茶叶中富含多种药性成分,像茶多酚、茶多糖、生物碱等,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。
很多人喜欢每天泡上一杯,闻茶香、品茶味、获好处,因而不少家庭都有存茶的习惯。
现在大部分茶品包装上都会注明茶叶保质期,但有些人说茶叶放得越久越好?应该按照哪个来?
关于茶保存的问题
茶叶能放多久?是越存越香吗?
茶叶的保质期与茶的品种有关,不同茶的加工工艺不同,存放时间和对其的影响也不同。
①绿茶,工艺为不发酵,大多品类也讲求鲜嫩。常温下的保质期一般为一年左右,不适合久放。而且放得越久,鲜爽度会降低,滋味浓度也大不如前。
②乌龙茶,属于半发酵茶,放冰箱冷藏保质期在18个月左右。而经过焙火的那些,如武夷岩茶放2年也还能喝,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、滋味醇厚;铁观音存储得当,也是越久越好。
③红茶,为全发酵茶,一般三年内品饮口感最佳。
④白茶与黑茶都很有存放价值,经过长时间的转化,滋味和品质都会有所提高,特别是白茶,我们一直有“一年茶,三年药,七年宝”的说法。不过这是在存放得当的前提下。
至于普洱茶比较特殊,分为生茶和熟茶——一般而言,生茶的保质期在5年左右,会越放越香;而熟茶保质期在15年以上,越放茶汤口感会更细滑。
但要注意,任何茶叶储存不当,都会影响口感,甚至出现变质的情况。
茶叶过了保质期,还能不能喝?
其实茶叶包装袋或者包装盒上的保质期,只是一个官方的参考数字,更准确的来说是“最佳饮用期”,也就是茶叶香气、口感和滋味最好的时候。
至于茶叶能不能喝,不能单单看保质期这个数字,更关键的是要去看茶叶有没有“变质”。
◆ 辨别茶叶是否变质的方法
①闻:绿茶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和吸湿性,极容易吸收一些异味。若茶叶已经失去了原本的香气,有了陈味或者霉味,则最好还是不要喝了。
②看:茶叶色泽暗黄,叶片不“脆”,多为变质。未变质的绿茶,正常情况颜色鲜亮,且含水量在7%,可搓捏成粉末。
③泡:取一些茶叶拿来泡一会,看它的汤色是否纯正,茶汤的浓度有没有变化。茶汤变浑浊则不宜再喝。
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、光线、湿度,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,茶叶可更好地保证质量。
茶叶虽好,但要喝对才会受益
茶叶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辅助降脂、调压、控糖,并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,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……不过,喝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:
1.不同时间,喝不同的茶
①早起喝绿茶,其能推动脏腑功能更快进入“工作”,有振奋阳气、提神醒脑、润化脾胃的功效。
②中午喝乌龙,有消食作用。不过建议饭后1小时喝。
③晚上喝熟普。它的茶多酚含量低,不容易影响睡眠,还能和胃、补肾、安神。
2.三类茶,不宜喝
①头道茶,这其中会带有部分灰尘杂质,所以我们喝茶的时候一般会先洗茶,再饮用。
②浓茶,即一次放的茶叶量过大,冲泡时间久了,味道又苦又涩。这样的茶容易使人过度兴奋,导致失眠,加大心脏、肾脏的负担,还会刺激胃粘膜,抑制机体对钙的吸收,增加疾病风险。
健康的成年人一日饮茶12克左右,每次3克,用150毫升水冲泡是适宜的。
③久泡茶。时间越久,不仅茶味丧失,营养也流失了;而且放置过久,还可能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,难免会有微生物和细菌侵入,所以不建议喝。
内容来源网络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