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暑至,盛夏启。
高温湿热的气候常让人感到乏力甚至烦躁。
饮茶不仅是传统的消暑方式,饮茶消暑也有科学依据——茶叶中的活性成分通过调节体温、促进排汗、补充电解质等方式,能从内而外缓解暑热不适。
盛夏,到底喝什么茶能有效清热解暑?
一起看看吧!

01
茶叶成分如何“对抗”暑热?
茶叶的解暑效果源于其含有的多种活性成分,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:
1、促进排汗散热:茶叶中的咖啡碱能刺激中枢神经,加速新陈代谢,促使毛孔舒张、促进排汗,降低体表温度。
2、抗氧化与抗炎:茶多酚是强抗氧化剂,能清除高温下产生的自由基,减少细胞损伤;白茶中的黄酮类物质(陈化后含量更高)也具有类似作用。
3、调节体液平衡:茶叶富含钾、镁等矿物质,可补充因出汗流失的电解质;氨基酸(如茶氨酸)能刺激唾液分泌,缓解口干舌燥。
4、心理清凉感:茶香中的挥发性物质通过嗅觉神经激活大脑愉悦中枢,缓解热应激带来的烦躁情绪。

02
小暑节气喝啥茶?
1.绿茶:清热解暑的“鲜爽担当”
特点:未发酵茶,保留鲜叶中85%以上的天然物质(如茶多酚、咖啡碱、氨基酸)。

绿茶,以其清新的口感和丰富的内质成分,成为小暑时节的热门之选。
绿茶中含较高的茶氨酸,可以调节神经。在喝茶一段之间后,可以抑制过度兴奋、舒缓情绪,使人体产生舒服的平静感,提升专注力。
适用人群:体热易上火、常暴露于紫外线(如户外工作者)、需提神的上班族。
⚠️注意:绿茶性凉,脾胃虚寒者建议温饮,避免空腹或过量饮用。
2. 白茶:退热解毒的“天然药茶”
特点:微发酵茶(仅萎凋、干燥),活性酶、氨基酸(如茶氨酸)和黄酮类物质保留更完整,老白茶(陈化3年以上)茶性转温。

白茶的制作工艺简单,保留了茶叶最原始的风味和内含物质。
白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,可以促进脂肪分解代谢,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,分解体内血液中多余的糖分,促进血糖平衡。
氨基酸(如精氨酸、丝氨酸)则直接参与退热、祛暑过程,民间曾用老白茶治疗麻疹发热。
适用人群:易中暑(如户外工作者)、体质偏寒(老白茶更温和)、需调节代谢(如血糖偏高)。
⚠️注意:新白茶性凉,体寒者可选老白茶。
3. 乌龙茶:平衡消暑的“代谢调节者”
特点:半发酵茶(发酵度15%-70%),兼具绿茶的鲜爽与红茶的醇厚,茶多酚与茶多糖比例均衡。

一杯香气扑鼻的乌龙茶,滋味醇厚悠长。
研究表明,儿茶素可提高脂肪氧化率约17%,茶多糖可以辅助控糖,缓解“苦夏”导致的食欲下降,因此在享用完丰盛的餐食后,一杯温润的乌龙茶,能清新口腔,带走食物的厚重感,带来惬意满足的味蕾享受。
适用人群:饮食油腻(如常吃烧烤、火锅)、需调节代谢(如轻度高血脂)、体质寒热均衡者。
⚠️注意:建议选轻发酵品种(如清香型铁观音),避免重焙火茶加重燥热。
小暑的解暑茶选择,需结合茶类成分与个人体质。绿茶以鲜爽清热见长,白茶以退热解毒著称,乌龙茶以代谢调节为优。
科学饮茶不仅能缓解暑热不适,更能通过活性成分调节身体机能,是顺应自然的健康之选。